公选课
培养方案
辅修专业
公选课
专业等级考试
创新创业
实践教学
 
首页
>> 人才培养 >> 公选课
公选课  
校内公共选修课课程简介
发布日期:2012-08-06 浏览次数: 字号:[ ]

1、基希腊语在线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由王健(北语客座教授)和SFU希腊语文大学教授Andre Gerolymatos合作制作的一套一、二年级现代希腊语全部在线学习的课程。其特点是:所有的生词表、语法说明、文化说明全部使用汉语;以“情景教学”为主;在线软件具备“智慧反馈”和“语音识别功能”两种功能,及时查出学生的“问题句型”和发音错误。

  要求:选课学生本人必须有电脑,以便在线学习。

2、基础韩国语

课程简介:主要教授韩国语发音。同时,引入一些基础的词汇、语法、以及句型,并介绍相关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兴趣。教学内容:发音、词汇、语法、会话、韩国文化介绍。教学方式:发音、词语,语法讲解,对话练习,文化知识讲解等。

教师简介:边成妍,韩国外国语大学硕士,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现任我校韩语系外教,主要教授会话、高级写作等课程。

3、西方哲学

课程简介:哲学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的灵魂,近现代西方哲学为现代文明提供了核心的观念、思想以及价值尺度。本课程作为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基础课,面向全校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专业的本科生。本课程内容包括西方哲学的一般问题(性质、特点、作用);西方哲学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同学们把握西方哲学的基本知识,理解西方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一些重要哲学家、哲学流派的基本观点,为他们在学习自己专业方面奠定坚实、清晰的背景知识和认识论、方法论基础。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讨论、视频材料为辅助手段。考核方式为开卷。参考书目:1、《全球通史》(上、下第7版),(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出版。参考网站:http://philosophyol.com; http://www.phil.pku.edu.cn

  教师简介:梁太富,副教授。198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2003年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学位。从1986年开始至今在北京语言大学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西方哲学史、中西思维方式比较专题研究等课程教学与研究,研究方向涉及中西方文化、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参与编写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发表《西方社会本能思想的历史考察及述评》等十多篇论文。

4、多媒体软件应用技术

  课程简介:本课程面向文科专业学生,通过对现在流行的图像编辑软件Photoshop、音频编辑软件Audition和视频编辑软件Premiere的学习和操作,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软件操作的基本流程,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到课程最后可以独立制作完成多媒体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上机实践操作。

  教师简介:白浩,男,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形学,模式识别。从07年起,从事《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上机教学,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1、国史通论(下)

  课程简介:学习国史,可以直面各历史时期最直接、最真实、最基础的历史事实和矛盾。本课程力争以独特的方式进行讲解,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为纬,从公正的角度重新看待历史的真相,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依据史料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剖析,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风云人物的雄才大略,细数群雄逐鹿的人生智慧,领略心随云逸的史家风云,倾听百家争鸣的指点江山,解读农耕游牧的兴替原由,追寻东方文明的繁盛历程。本课程讲授中国自晚唐至民国的历史,分成如下几个部分:晚唐和五代、两宋、辽夏金元、明清、民国。对历史疑案和历史人物进行剖析,对史籍,包括《资治通鉴》、《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以及其他史籍的真伪加以辨析,向同学们展现一个全景式的、生动的、真实的中国历史。

  教师简介:张昱琨,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1961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黎族。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俄罗斯和东欧问题、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开设的研究生课程有日本史、当代日本经济研究、中朝韩关系史、国际关系史、外交史、中外政党制度史、西方政治制度研究、涉外公共关系与礼仪、斯拉夫研究、世界民族和宗教问题、中国历史与文化、世界历史与文化;本科课程有二战史研究、二战期间的苏联对外政策、东欧问题研究、日本问题研究、国际政治中的民族问题、世界宗教概论、当代中国问题研究、秦汉帝事、魏晋帝事、南北朝帝事、隋唐帝事、国际礼仪、国际政治纵论等。

6、就业指导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针对大三、大四学生开设。主要目的是通过讲解国家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讲授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技巧,主要包括职业选择、自我评价、简历制作、求职技巧、职业礼仪、就业心理等,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熟练掌握求职技能、技巧和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提高就业竞争力;并针对中国大学生缺乏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开设创业专题讲座。教学方式: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将邀请政府机关、大型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学校长期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老师、优秀校友等开展专题讲座。考查方式: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40%

  教师简介:曾东,男,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教育信息工程方向)硕士,长期从事就业招聘、人事管理、学生管理等工作,近年来公开发表就业指导相关论文数十篇,并主持或参与了市级、校级党建、思政等多项课题。

7、管理学原理

  课程简介:本课程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基础知识与先进管理思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划与决策能力、组织与人事能力、领导与沟通能力、以及控制与信息处理能力,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和评价不同理论的应用性,进而学习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科学而理性地选择适宜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完成管理目标。教学内容是中外管理思想的演变与管理理论的发展;组织文化与环境;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前沿;实践应用。采用教材:《Management》,(美)Stephen P Robbins,清华大学出版社。

  教师简介:金晶,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管理学》、《国际商务》、《跨国公司管理》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8、西方音乐理论与音乐鉴赏

  课程简介:《西方音乐理论与鉴赏》是针对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西方音乐普及性教育而开设的选修课程。通过西方音乐理论知识的介绍和西方经典音乐作品鉴赏,向学生展示优秀的西方音乐文化,使之从理性到感性上对西方音乐历史文化的发展有一个较广泛、较系统的认识,开阔和丰富学生的听觉世界,培养其欣赏音乐的文明习惯以及高雅的审美情趣,提高其鉴赏音乐的能力,以达到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高素质的目的。

  教学内容包括:介绍西方音乐鉴赏相关理论基础知识。涉及西方音乐历史发展概况、不同风格流派、交响乐以及著名音乐家介绍等。以西方经典歌剧、音乐剧赏析为主。充分利用丰富的音像、音响资料和多媒体设施及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师简介:魏薇,女,国家二级作曲,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作曲专业。长期从事音乐创作与教学活动。代表作《哈达似的白云》。任我校外聘教师。

9、体育(健美操)

  课程类别:三年级选修课

  课程简介:健美操(周二晚上1900-2030

  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和娱乐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主要锻炼练习者的心肺功能,是有氧耐力素质的基础。健美操运动对人体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于控制体重、减肥,缓解精神压力娱乐身心,改善体型体态、提高协调性和韵律感有良好的效果。本课程主要学习健美操基本动作(包括基本姿态动作、基本难度动作和基本步伐组合);学习大众健美操等级套路。

  教师简介:王伟光

10、中级韩国语

  课程简介:在初级公选课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基础词汇语法知识讲解。同时,讲授相关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兴趣。教学内容:词汇、语法、会话、韩国文化介绍。教学方式:词语,语法讲解,对话练习,文化知识讲解等。

  教师简介:刘云海,20097月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亚非语言文学专业(韩国语方向),硕士研究生,现在外国语学院工作。曾多次担任学校《初级韩国语》、《中级韩国语》等公共选修课教学工作,本学期承担《中级韩国语》教学工作。

11、“走近音乐”—音乐概念与实践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以音乐零起点学生为主的音乐教学。它将音乐理论知识结合有趣的音乐实践活动运用到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提高艺术审美综合素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用轻松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认识音乐中的如“音”、“节奏”、“和声”、“曲风”等基本概念。并结合这些知识组织同学进行音乐游戏、音乐体验等实践互动活动。

  教师简介:田超:女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音乐表演方向。2002年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人才年鉴,被誉为新一代光彩夺目的青年扬琴演奏家。女子十二乐坊成员。现任职北京语言大学学生艺术活动指导中心主任。曾获北京市优秀演员称号;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院校文华奖传统器乐类比赛金奖。曾多次出访亚、非、欧、北美、南美等地区国家展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曾指导北京市第三中学、第二十七中学乐队训练;曾作为助教,独立教授中国音乐学院本科公共必修课程《节奏与打击乐训练》,所编创节奏游戏《玩儿》、《无题》等,受到全国音乐专家的好评。

12、管理沟通

  课程简介:沟通问题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工作中与上级领导和团队成员的沟通,学习中与老师和同学的沟通,面试时与部门经理的沟通等等。对个人而言,建立良好的管理沟通意识,逐渐养成有意识地运用管理沟通的理论和技巧进行有效沟通的习惯,正确地表达自己,对事业的成功十分重要。良好的沟通是企业发展和个人成功的基石。是对于企业而言,应用管理沟通的原理和技巧处理好企业与政府、公众和媒体等各方面的关系,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课程以大量生动的实例分析和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企业管理基本实践以及沟通策略的理解,有效提高学生沟通技巧。教学内容包括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中西方管理人性假设理论,沟通的编码与解码(约哈里窗口理论),团队沟通与建设,跨文化沟通(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五维度),沟通的信息与渠道策略,组织内部沟通和会议技巧,冲突管理,公共关系与危机公关等。

  采用教材::魏江、严进. 管理沟通:成功的基石.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教师简介:王岚,管理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管理学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多篇,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并参与神华集团,中钢集团等多项大型企业课题的研究。

13、生涯规划与发展辅导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开设。通过唤醒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引导学生认知自我,探索自己的性格特点、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技能,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求职能力,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工作世界并做出生涯决策、实现生涯角色转换。内容包括:认识职业规划,认识自我,认识工作世界,个人生涯决策与行动,求职能力提升和生涯角色转换。

  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20%;期中作业:30%;期末考试:50%

教师简介:武玉洲,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中级职业指导师,主要从事就业指导和就业咨询工作。

  蔺劼,外国语学院亚欧语系辅导员,讲师。曾参加高校生涯导师(UCT)培训、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专业化培训等。曾开设公选课《大学生情商管理与社会适应》。

14、国际文化贸易

  课程简介:所谓文化贸易即指国家或地区之间文化产业、服务产业的交换活动。国际文化贸易是一个崭新的,集传媒经济、国际贸易、文化研究、经济学、传播学等知识为一体的跨专业学科领域,这门课瞄准国际文化贸易发展的前沿问题和最新动向。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地文化经济尤其是文化产业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重视、关注这一领域,文化贸易作为一门学科也越发引起关注,也受到经济学、传播学和文化研究等多学科的重视。本课程将分为两大部分,即各国文化政策和国际文化市场。文化政策涉及国家包括: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和韩国等。国际文化市场将包括国际图书市场、电影市场、电视节目市场、演出市场、动漫游戏市场和艺术品市场等几大方面。

教师简介:王曦,女,19783月生,国际商学院讲师。

15、社会发展和个体健康与体育运动

  课程简介: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从体育文化学的视角分析、揭示体育运动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第二部分是从体育心理学和生理学视角分析、揭示体育运动与人类个体健康的关系。

  体育运动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内容课程分为4个部分。分别为:体育的起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衰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盛;中国古代的体育运动;哲学视角下的体育运动与人类社会发展。

  体育运动与人类个体健康的关系内容课程涉及体育运动与个体身体形态(肥胖)、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状态(心理测试)、适应能力、亚健康状态、弱体质、慢性病和理想体质等关系,以及相关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合理营养配餐等。

  通过课程的开设使同学全面了解体育运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与个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认识到体育运动会给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在的、长久的好处,并随时随地关心自身的体质和健康,懂得和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树立终身体育观念,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简介:赵轶龙,男,30岁,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为体育经济学、体育社会学。2004年参与撰写北京市调查研究工作协调联席会议办公室全市重点关注课题《关于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对策的研究报告》。20056月独立完成北京市体育局重点课题《北京市滑雪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200511月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体育科技》05年第六期中发表论文《政府投资大型体育场(馆)的效益研究》。

姚强,男,28岁,北京,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20106月获得北京语言大学青年自主科研项目《北语教职工身心健康、职业倦怠的跟踪调查与对比研究》。20104月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发表论文《赛前行为程序研究进展》。2009年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省部级课题“我国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重点运动员备战2010年冬季奥运会心理调控的研究”。2008年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省部级课题“中国跳水队备战北京奥运会的心理训练与监控”。

 16、影视鉴赏

  课程简介:本课程围绕电影史上若干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对世界电影的主要形态进行了介绍分析,借以增进学生对电影艺术的审美文化属性的体会。主要包括中国探索电影、"好莱坞"商业电影、欧洲艺术电影、前苏联革命英雄主义电影及日本推理电影等几个部分。

  教师简介:韩德民,男,安徽人,人文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毕业。

17、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简介: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历史虽然不长,但人事管理的思想却源远流长。本课程主要从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选拔、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管理、激励、培训与开发、劳动关系协调等方面进行讲授,培养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学习开拓学生在管理学领域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课程教材: 《人力资源管理》余凯成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教师简介:张欣怡, , 1985年生,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决策学硕士,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师。主要从事决策学、人力资源、公共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曾参与英国政府财政报告委员会(“Financial Reporting Council”)对英国非金融服务类上市公司风险管理研究项目,并参与撰写报告《Getting it right: a report by Independent Audit Limited on risk governance in non-financial services companies》在英国FTSE350上市公司内部发行,同时该项目由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等多家英国媒体全面报道。曾参与《2009年中国证券业信息化发展报告》的筹备整理工作,“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内网涉密集成改造项目”,北京章光101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企划项目等;在中国新闻社伦敦分社兼任财经记者期间,采写了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2009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发布会、英中高科技论坛等多期新闻事件。所发稿件在海内外平面及网络媒体获得了大量采用和转载。

18、中国文化

  课程简介:通过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基本知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强化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学生在走向世界过程中的自信心。讲授中国文化发展概要,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基本价值判断,中国疆域、姓氏、儒学、宗教、文字、文学、制度、艺术、社会生活、对外关系方面的重要文化遗产,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文化代表人物,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例证。

  教师简介:黄新亚,男,四川人,人文学院副教授。

19、经济学原理

  课程简介:《经济学原理》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使学生对当代经济学的内容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并能结合实际,分析并应用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具备一定的经济预测能力,同时为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教学内容包括:需求与供给理论、价格制定与依据;弹性理论;生产者与消费者行为理论;成本与收益;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市场失灵与政府的作用;宏观经济学概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理论;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教学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教师简介:李京晔,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高级理财规划师。曾在投行工作多年。目前主要从事经济学、个人理财,财政学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素养与深入的实践经验,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近年来先后在《中国金融》、《财贸经济》、《当代经济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并完成专著、译著、参著各一部;主持了北京语言大学青年自主科研项目、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参与了空港股份、农村信用社改革、农业银行股改、金融稳定评估指标体系、学院路教学共同体金融专业教改项目、辽宁沿海开发战略等项目。

20、世界语

  课程简介:世界语是波兰人柴门霍夫1887年创造的,作为国际辅助语,旨在解决人类交际的语言障碍问题。目前已传播到五大洲150多个国家,有3千多万人讲世界语。在文化、科技、经贸、旅游等领域逐步得到应用,并有望成为欧盟的工作语言。

世界语发音与书写完全一致,单词重音固定;语法简单而有规律;词汇来源于印欧语言。世界语易学易用,语音优美,逻辑性强,表现力丰富,是一种成熟的人造语。

我国有全国和地方的世界语协会,国际电台有世界语广播,中国报导社有世界语网络。2004年将在北京举行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

世界语选修课开设一学期,使用《世界语读本》第一册,学习语音、基本语法和570个词根(可派生出5700个单词)。

  教师简介:李威伦老师是我校世界语副教授,是国际世界语教师协会中国会员组副组长、国际世界语考试委员会授权考试团成员、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世界语协会副会长、高校世界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李威伦老师除教俄语和西班牙语外,长期教授世界语,著有《西班牙语速成》、《世界语读本》等教材。2003年荣获全国优秀世界语教授奖。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