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下午,北京语言大学2019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中期总结会在综合楼二层清常厅召开,张旺喜副校长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教师工作部、教务处相关负责人、2019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部分教学负责人及督导组专家。会议还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孙宇教授分享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实践经验。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陈亮主持。
会上,张旺喜副校长代表学校向各位参加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的老师们表示感谢,并从三个方面对我校课程思政工作提出要求。第一,要提高认识。课程思政不仅是回应上级要求,更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培养人才,所有的课程都有相应功能并要承担相应责任。第二,要明确两个核心,一是价值引领,二是文化自信。每个专业都有特定的社会价值功能,教师要深入挖掘,正确引领。在文化自信方面,不仅要对传统文化有自信,还要对红色文化、现当代文化有自信。第三,要不断探索。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和案例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张校长指出,课程思政工作意义重大,希望全体教师高度重视,学校也将投入更多精力物力予以支持。
王瑞烽副处长则对我校2019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并介绍了2020年的工作计划。2019年,我校共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20项,录制视频公开课5门,召开多次会议,邀请校外专家分享经验并组织课程负责人交流经验。2020年,我校将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拟每个专业建设一门课程思政课,同时加强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的联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过程管理、加强各教学单位层面的经验交流会,并将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举办课程思政课程的教学比赛等。
本次会议还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的孙宇教授为大家分享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实践经验,孙教授精彩的发言让各位参会教师深受启发。孙宇教授首先通过梳理相关文件,强调课程思政并不仅是某类课程或某一些课程的功能,所有的课程都要参与其中。其次,从什么是课程思政、为什么要课程思政,谁来做课程思政三个方面介绍了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最后,从课程思政实践方面介绍了相关经验。孙教授认为,教师的理想信念和教学能力是关键,授课教师先要在思想上“破冰”,真正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走向“乐教”。在能力上,则要创新教学方法,走向“擅教”。另外,教师要不断更新授课内容,及时根据学生群体的变化调整教学方法,并积极开展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做到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相辅相成、相促相长。
会上,我校三位教师也进行了经验分享。外国语学部陆薇老师介绍了在美术英语课程中如何通过追溯中华灿烂文明、对比中西文明传统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自信。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侯文华老师介绍了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内容进行融合。商学院陈丹妮老师则从政治经济学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方面介绍了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