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门概况 规章制度 办事指南 人才培养 教学建设 质量保障 语言文字 常用下载 信息公开
 
通知公告
 
首页 >> 正文
通知公告  
关于组织申报本科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通识课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7-07 浏览次数: 字号:[ ]

各单位,各位老师:

根据《北京语言大学通识课建设与管理办法》,教务处负责通识课的组织和管理。按照学校教学工作安排,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通识课的申报工作已经开始,请各单位在研究布置下学期教学任务的同时,鼓励和动员教师积极为全校本科生开设通识课。

请各位教师将申报开设的通识课材料提交到所在教学部门,由部门建设和推荐后以部门为单位,将汇总材料报送教务处。所有材料的纸质版务必于5月25日(周四)上午10:00前交教务处教学运行科(综合楼1021),电子版发送至gaowenqi@blcu.edu.cn,过期不再受理。

 开课教师需提交的材料:

1. 北京语言大学通识课课程申报表

2. 课程教学大纲

注:通识课共11周,每周3学时,共计33学时。请各位老师按11填写授课大纲。

 

我校通识课模块主要分为以下六大模块,每个模块包括但不局限于所列的课程单元。

1.多语能力与文化沟通:该模块旨在充分发挥我校语言学科的优势和特色,积极回应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布局,培养适应国际化趋势、具有多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国际人才。主要包括语言类型、方言和语言教学等课程单元。

2.文史经典与人文素养:该模块旨在通过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史经典,让学生置身于中外时空中获取对国家、历史和社会的理解,汲取人生智慧和批判能力。主要包括古典文史、现当代文史、诸子经典等课程单元。

3.国际视野和文明对话:该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大文明的起源、发展及其思想,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增强国际对话能力,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主要包括东亚文明、西亚和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等课程单元。

4.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该模块旨在让学生掌握社会科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全面深刻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正确分析判断社会的发展形势,反思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具备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把握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主要包括社科经典导读、经济与社会、法律与社会等课程单元。

5.科技发展与创新精神:该模块旨在让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与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和动向,提升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主要包括逻辑与数学思想、工程理念与技术创新、信息科学技术等课程单元。

6.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该模块旨在让学生理解艺术的各种表现形式,并在欣赏和体验中提升审美素养和艺术鉴赏力,陶冶情操、提高身体素质。主要包括中国书画、音乐、戏剧戏曲和武术健身等课程单元。

请各教学单位参照上述规定的六大模块进行汇总,并严格参照通识课课程大纲模板(附件1)及《北京语言大学通识课课程申报表》(附件2)进行材料填报。

教务处联系人:高文圻、 朱文涛        联系电话:82303206

 

                                                      教务处

                             2023年5月17日

北京语言大学通识课课程大纲(模板).docx

北京语言大学通识课课程申报表.xlsx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TEL:010-82303072 邮编 10008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 网站建设:信息化办公室 | 内容维护:教务处